<配资炒股>杠杆资金推A股至风口浪尖,融资余额破万亿小散怕啥?配资炒股>
杠杆资金把A股推上风口浪尖,融资余额破万亿背后的小散最怕什么?
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炒股金融杠杆,沪市融资余额站上1万亿关口,创下2015年股灾之后新高。
这波由借贷资金撑起的行情里杠杆资金推A股至风口浪尖,融资余额破万亿小散怕啥?,约3000只股票下跌还能走出指数新高,白酒金融硬拉指数的操作直接把市场割裂成两个世界。
杠杆牛从来都是带刺的玫瑰。
2015年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后发生的流动性危机历历在目,当前万亿规模虽然不到当年峰值,但结构性风险更值得警惕。
国债和红利板块的持续失血,说明避险资金正在被高风险偏好资金挤出市场,这种资金迁移通常会发生在行情末期。
更微妙的是深市融资余额同步刷新历史纪录,科技板块的退潮与医药股的抱团形成对冲,这种资金腾挪本质上是在拆东墙补西墙。
IMF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利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际热钱涌入与杠杆资金共振确实能推高指数,但美债收益率倒挂加深和美联储降息时点的不确定性,随时可能引发外资套现离场。
7月29日沪指冲击年内新高时,量能却出现明显萎缩,这种背离在技术分析里被称为"无根上涨"。
与其在刀尖舔血,不如看清现实规律。2018年去杠杆时期两融余额从1.2万亿跌至7000亿用了四个月,现在的万亿关口但凡出现5%的指数调整,强平盘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远超预期。基建和消费板块的跷跷板效应已经说明,市场存量资金根本撑不起全面牛市,外资近期在沪深港通呈现的净流出态势,或许比融资数据更值得关注。
这波杠杆牛最魔幻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知道击鼓传花的结局,但都相信自己不是最后接棒的那个。当国债逆回购利率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2%,说明市场流动性其实非常充裕,这种情况下还要加杠杆炒股,本质上是在用风险换收益。与其追逐热点板块被反复收割,不如守住低估值高分红这条底线,至少能在风浪来临时少挨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