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炒股>万联证券意图转型,资管业务占比提升但贡献有限?| 华夏时报配资炒股>
显然,万联证券也意图转型,以资管业务来看,2016-2018年期间,该业务在营收中占比从0.73%提升至11.15%,不过从收入的总额上来看,业绩贡献幅度并不大。
一位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券商佣金价格战愈演愈烈以来,券商逐渐有意摆脱对经纪业务的依赖万联证券意图转型,资管业务占比提升但贡献有限?| 华夏时报,转而从其他业务上寻求突破。信息披露较为完备的上市券商数据也能说明这一趋势,自去年三季度以来,自营业务开始牢牢占据营收贡献率的第一位。
一年内三次被处罚
对于拟上市的企业会格外爱惜“羽毛”,加大内控合规力度。而在2018年6月20日公司IPO申请首次公告以来,一年时间内,万联证券就因合规不到位被监管部门三次出具监管举措。
今年1月23日,广东证监局下发《关于对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措施的决定》,该局指出,万联证券在两融业务上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业务操作不规范、合规风控及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万联证券,不能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到了4月19日,因子公司合规问题,广东证监局再次向万联证券下发监管举措,万联证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万联天泽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在完成组织架构规范整改公示前实际开展业务,且在2017年9月证监会强调相关规范要求后,仍有5只违规产品出现投资者首笔款项缴款的情况。
此外,去年12月,万联证券还因作为上市公司督导券商,未能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问题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围绕上市进程、公司业务发展以及多次被采取行政监管举措之后公司的整改情况等问题,《华夏时报》向万联证券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融资需求更为迫切
自去年年底中信证券宣布收购广州证券以来,券业大整合的趋势让中小券商的管理者夜不能寐,这种信号更是在券商“强者恒强”的业绩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中小券商未来如何活下去?重要的一项是“资本金”,增加资本金有效的方式则是上市。
近三年以来,中小券商也掀起了一波上市潮,《华夏时报》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17日数据,2017年以来登陆A股的证券公司已有11家。
而券商上市的排队“大军”还有至少13家,目前除了万联证券,排队中的券商还有中银国际证券和中泰证券,审核状态均为“已反馈”。此外,国联证券和东莞证券处于“中止审查”阶段,以东莞证券为例,《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公司依然计划在合适时机重新开启上市进程。再有,包括国开证券、万联证券、财达证券、恒泰证券、国融证券、华龙证券、渤海证券、德邦证券、湘财证券等9家券商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阶段。
从上述拟上市券商来看,多数属于地方型券商,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中小券商难以与大券商同个赛道竞争,上市融资对其而言,更多是巩固自身的本地优势。
万联证券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希望能在部分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形成比较优势,进而形成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竞争态势。
对于身处大湾区内的万联证券,对上市的渴望更为迫切一些。据悉,广东地区是券商营业部最为集中的区域,竞争激烈。仅以本地券商来看,面对中信、广发、招商、国信这些老牌强劲券商和第一创业、长城证券等完成上市的后起之秀面前,万联证券并不算优秀,想要突围更为不易。